不要一辈子只做别人的工具实盘配资查询,本文由四川鑫盛次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转发自格总在人间的公众号
今天我们聊一聊办公室政治中“站队”这个话题。
先讲一个古人的故事,初唐名将李靖(托塔李天王的原型)。
在灿若群星的中国古代名将中,有一个说法叫“孙吴韩白,卫霍李岳”为首。
李就是李靖——小伙伴们可以答出另外七人的名字吗——李靖能在无数名将中进到前八,是因为显赫军功。
比方说,50岁率军平定南方割据政权萧铣,53岁平定隋末叛军辅公袥,59岁灭东突厥,64岁长途奔袭并大破吐谷浑。
尤其灭东突厥之战,获胜归来的李靖在长安献俘,俘虏正是生擒的突厥可汗颉利。
能把草原部落鼎盛时期的大boss直接生擒带回国,这是中原汉人王朝几千年从没有过,后来也不再有过的功绩,光凭这一军功,就可以称李靖为千古一将,至少是千古一将的有力竞争者。
李靖有这等军功,他在唐太宗表彰功臣的“凌烟阁”排名多少呢,第八名。
展开剩余86%排他前面第七的,正是大家熟知的尉迟恭,他跟秦琼一起后来成为门神,被贴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。
要是论军功,尉迟恭虽也骁勇善战,但他大部分战功都是在李世民的亲自领导下获得,而李靖的战功均以主帅的身份统领大军获得,远不是尉迟恭可比。
可是为啥尉迟恭排名靠前呢,因为他有一点李靖没法比,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。
当时,皇子间的斗争已趋白热化,尉迟恭和长孙无忌(凌烟阁排第一)力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,尉迟恭还亲手在玄武门外射死齐王李元吉,后又协助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,为李世民夺权登基立下大功。
反观李靖,其实李靖早年也在秦王府听命,与李世民有过一阵子君臣关系,可以说是李世民的老部下。
但在玄武门之变中,李靖却拒绝站队李世民(同时也拒绝站队太子李建成),保持中立,不去趟他们皇族兄弟夺权的浑水,李世民上位后,李靖自然也就不那么受待见了。
大家注意上面提到李靖的几次战功,其中59岁灭东突厥和64岁大破吐谷浑,都发生在李世民登基后的贞观年间,59岁和64岁,已是垂垂老矣的年纪了。
为啥李世民不派诸如尉迟恭这样的亲信去呢?
因为他们没这个能力。
也就是说,在唐初名将中李靖的确武力值拉满,带兵能力可能仅次于皇帝李世民自己,但是在李世民这里,他永远把李靖当作一个纯纯的工具人使用,需要打仗,就派你去,不需要了,你的爵位和排名得往后靠,给我的亲信们挪出位置来。
李靖的故事讲完,感慨之余,我们从中提炼3个要点出来,关于办公室政治的站队问题,放在千年后的职场依然适用。
1、在老板心中,外战很重要,但内斗才致命。
也就是说,你能从公司外部搞到多少利益,远不如你能帮他在组织内部巩固多大权力。
我说的老板,是指你的直接领导,你的直接领导或许很在意你帮他从外面拿下多少订单。
但是,拿订单只是手段,他的真实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巩固和提升他在组织内部的地位。
因为拿到订单是全公司都受益,而提升他的地位,是只有他受益,这两者的区别太大了。
所以你作为下属,不要傻傻的只去思考“我做这件事对公司有没有帮助”,你更应该思考,“我做这件事,对直接领导在公司内部的地位有没有帮助”。
一般情况下,这两件事是一回事,但是某些时候却未必。
我说一个亲眼目睹过的案例。
有一天,你的领导A总在公司内部的竞争对手C总犯了一个错误,被你无意中发现了,你明明可以直接采取措施纠正错误,帮公司挽回损失,但是你假装没看见,让这个错误继续发酵。
接着,你去向A总汇报,就会为他带来这么一个大好局面:
首先,未来有一天哪怕事情败露,A总也无需为没有纠正错误担责(因为时机是被你故意错过的,你来背锅)。
同时,他还可以提早准备,在局面变得不可收拾时果断出手,减少损失。
这样一来,公司利益受损,C总会被惩罚,但是A总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大大提升了。
也就是说,想得到领导彻底的信任,站队是必须的,只有站队才意味着你和他的职场对手完全撕破脸皮,兵戎相见,使得你没有退路,你没有退路只能忠于他,才意味着你对他的绝对忠诚。
有句话叫做“忠诚不绝对,就是绝对不忠诚”。
李靖对李世民还算忠诚,但是不绝对,所以在李世民心中永远都在担心,万一再次出现玄武门之变,李靖还能保持忠诚吗?不太可能。
所以,必须把李靖看作绝对不忠诚。
至于平时,当个工具人来用就行了。
2、站队需要投名状,纳投名状只看关键时刻的表现。
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关键时刻,也是唐皇庭内所有人的关键时刻,在这个一生中或许仅有一次的时刻,尉迟恭和李靖分别做出了他们的选择。
尉迟恭把自己变成最好用的贴身心腹加左膀右臂,从力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开始,一条道走到黑,头也不回。
他为李世民纳下投名状,赌赢赌输的结果自然天差地别。
而李靖选择放弃押注,做一个超然的旁观者,最后无论李世民和李建成谁胜谁负,对他地位的影响都不会太大。
回到职场,站队的关键时刻是什么时候?
答案是,你的领导在组织内地位出现危机,他最需要你的时候。
我们假设一个场景,比方说延续刚才的故事线:有一天,你的领导C总因为犯了一个小错酿成大祸,被大老板发配到地方上的分公司,干多久不知道,什么时候调回来也不知道。
而你领导的竞争对手A总恰恰春风得意,他向你抛出橄榄枝,许诺你众多回报。
这时候,你该接受邀请加入A总团队呢?还是选择追随你的老领导C总,把去往分公司纳作投名状成为他绝对的心腹,陪他东山再起?
我个人的建议是,不要只看眼前利益(看眼前利益当然选A总团队),而是看直觉,看你对两位领导的判断。
中文互联网上追随老领导不离不弃成就一番佳话的例子,有的,“弃暗投明”拿到丰厚回报的例子,也是有的,当然了,相反的例子也很多,非常考验看人的眼光。
这就给到我们一个提示:
虽然职场人都是工具人,但是,你也要培养自己识人察人的能力,你最好有一个好领导来站队和追随,但是在此之前,你要认清楚他的品格,气度,能力,眼界……到底值不值得你追随。
3、有人问,非要站队吗?什么样的人有资格不站队?
当然可以不站了,玄武门之变里,李靖就没有站队。
但是,我由衷的希望大家不要把站队看作一个道德问题,好像站队是什么丢人的事,也不要因为自己不站队生出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。
有些人嘲讽别人站队,也许并不是因为他多么高尚,多么纯洁,只是因为他不懂得怎么站,或者患得患失不敢选择,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罢了。
那么,什么样的人有资格不站队呢,从李靖的故事来看,我们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:
如果你的确能力出众,谁上台都需要你,那么,你可以选择不站队。
不站队是组织内强者的特权。
不过,任何一方上台,你都得有充分的心理准备,自己或许就是个工具人的命了。
可是呢,如果你业务能力普通只是一个小透明,你选择不站队,那么当左右两方阵营开战,互相在内部争夺资源。
众人低头一看,竟然还有你这么一个不受任何人保护的小卡拉米,你说,你的正常利益受到伤害,那不是意料之中嘛,又有什么不平衡呢。
还有人说,搞办公室政治太累了,搞小圈子站队太累了,我不想选择站队。
是的,的确很累。
不过,你不选择,也是一种选择,不选累意味着选择痛。
被小圈子排挤的痛,无故被打低考评的痛,被甩锅穿小鞋的痛,得不到稀缺机会的痛,长期滞留在基层做牛做马熬夜加班的痛,当然,还有无辜被裁员的痛。
所以军功卓绝如李靖,也不得不在64岁高龄领兵出征,没有靠山的工具人,几千年来的宿命从来就没变过。
现在我再问你一次实盘配资查询,选累还是选痛?
发布于:四川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平台排行榜_炒股配资官网_场外配资公司观点